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的区别

2023-11-27 09:28:32 59 0

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是公司法中的两个概念,它们主要区别在于股东所持有的股份的比例及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不同。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区别。

1. 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定义

绝对控股:指股东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

相对控股:指股东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不足50%但在持股比例中排名第一或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不足50%但在持股比例中占首位的股东。

2. 控制权的区别

绝对控股:在公司的决策中,绝对控股股东拥有决策的最终权力,可以单独决策并对公司的经营进行控制。

相对控股:相对控股股东虽然不能单独决策,但其在股东会议上拥有较大的决策影响力,可通过协商、联盟等方式影响公司决策。

3. 股份比例的差异

绝对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超过50%,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对公司进行绝对控制。

相对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不到50%,但其仍然是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力。

4. 公司决策的权力差异

绝对控股:作为绝对控股股东,在重大事项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例如公司章程的修改、重大资产的购买与出售以及股权激励计划等。

相对控股:对于相对控股股东来说,其权力较绝对控股股东有所限制,但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决策。

5. 国有控股的特殊情况

国有相对控股:在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东常常处于相对控股的位置,其对企业的决策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但并不代表能单独决策所有事务。

国有绝对控股: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持有超过50%的股份实现对企业的绝对控制,这时国有股东可以***地做出决策。

6. 控股所需股权比例的澄清

绝对控股:通常来说,持股超过50%才能实现绝对控股,但在特定的法律、章程规定下,可能需要持股超过67%才能获得完全控股的地位。

相对控股:相对控股并不等同于失去对公司决策的权力,而是指其未达到绝对控股的股份比例,但仍具备一定程度的决策影响力。

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在股权比例、决策权力以及对企业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作为股东,了解控股概念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公司治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