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2018年双向波动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在2018年展现出了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小编将深入分析2018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
1.上年末稳汇率压力有所释放 在2018年初,人民币汇率在连续十个交易日收于7.299的水平后,开始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这一现象主要与上年末稳汇率压力的释放有关。之前,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保持在7.299,显示了政策稳汇率的意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汇率在两个交易日内贬值约300点,这与去年末贬值压力释放不足有关。
2.美元指数行至历史高位 自特朗普当选以来,美元指数一直处于历史高位。美元的强势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压力。尤其是在***大选年,美元走势的节奏可能会调整,这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财政周期下的美元升值也加剧了人民币的贬值趋势。
3.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外部环境 从“十三五”期间人民币汇率走势来看,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显著贬值。这一现象与此前人民币间歇贬值、稳定盯住美元、单边升值等阶段的走势特点截然不同。特别是2015年8月11日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贬值,表现出更强的弹性。
4.监管当局的政策影响 除了外部环境外,监管当局可能借助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稳汇率政策上发力,这也是人民币汇率显著反弹的重要原因。面对中美利差可能长期分化的局面,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市场更好地适应汇率变化。
5.汇率弹性提升与市场预期 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汇率弹性提升的重要体现。市场主体应充分理解人民币双向波动特征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趋势,规避“赌汇率”思想。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中性”的理念,以适应汇率波动的常态。
6.汇率波动与套息交易 汇率波动率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套息动机的问题。假设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能够提升至主要发达***货币相当的水平,从套息交易“性价比”的维度,人民币对美元的组合将会落后于日元和欧元。
7.人民币兑美元的短期趋势 从短期看,人民币兑美元延续有限贬值区间下的双向波动趋势。当前人民币汇率快速走低主要由外部因素及市场情绪引导。从外汇市场看,市场供求、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基本平衡,外汇政策逐步回归中性。
2018年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因素对于把握人民币汇率走势和风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