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率市场调整
在国有大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低至1.1%的背景下,市场利率的调整对理财产品产生了直接影响。利率下降导致存款类产品的吸引力降低,上市公司减少了对存款类产品的配置,转而寻求收益率更高、流动性更好的低风险产品,如银行理财和国债逆回购。
2.产品规模缩水
根据券商***记者的统计,2024年,部分理财产品因交易规模过小或市场投资运作情况被提前终止。例如,中邮理财旗下邮银财富·鸿元一年定开1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因市场情况提前终止。
3.市场利率变动影响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导致投资于债券的理财产品净值下降。信用风险也会引发净值波动。如果理财产品所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出现信用违约,将进一步影响产品净值。
4.理财产品业绩基准调整
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后,尽管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来说,这些产品仍然可以考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较低,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债、央行票据、银行存款、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等安全性较高的资产,收益相对稳定。
5.新发理财产品策略
理财公司可能会集中力量拉高理财产品成立后10天内的收益,从而大幅提高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以及近1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这种策略使得短期内产品规模往往较小,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抬升收益。
6.基金净值波动
以万家新利灵活配置混合(519191)为例,该基金最近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到4.41%。尽管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达到141.87%,但近期净值波动仍需投资者关注。
7.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近两年来,全国性大中型商业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活期、通知类存款在内的多品类存款利率均有所下降。2024年4月,监管部门叫停了银行面向优质客户“手工补息”的行为,对公存款的收益率受到显著压降。
8.投资策略调整
面对理财产品下跌时,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选择那些具有稳健投资策略和良好信用评级的理财产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过度集中于单一产品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