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1963年国际白银价格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白银在历史中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一种货币和交易媒介,也是一种工业原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白银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和变化。
1. 1963年国际白银价格的走势
1963年,国际白银价格处于震荡阶段,未出现明显的大幅波动。在金价亚盘持续震荡的情况下,白银价格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63年金价在1970关口迟迟不破,进一步减仓是推荐的策略。白银市场在这一年表现出了一定的看空趋势。
2. 1960年-2009年国际银锭出口量的变化
从1960年到2009年,银锭(未锻造银)出口量经历了显著的增长。从1199吨增长到了2009年的3554吨,增幅达到了196%。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白银供应国之一。在2008年白银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后,白银出口呈现下降的趋势。直到2013年开始,出口量才有所回升。
3. 白银市的行政变动
白银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行政变动。在1960年11月,靖远县划归白银市。1961年12月,恢复皋兰县、景泰县的建制,均隶属于白银市。1962年11月,设立白银市郊区。在1963年10月23日,白银市被撤销,靖远县被重新划归。
4. 金圆券和黄金白银的管制措施
在1963年,***采取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来限制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和外汇。金圆券的一元折合法币是300万元,而东北流通券的一元折合三十万元。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和外汇者必须在9月30日前进行登记,否则将受到处罚。
5. 国际银价与国内银价的对比
国际银价目前还未达到2008年创下的每盎司21.34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但国内银价已经连创历史新高。即使在16日金价有所回调的情况下,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Ag(T+D)依然上涨。
6. 白银市的发展
白银市作为一个矿业城市,有着丰富的金属资源。在1956年,白银市开始进行白银矿山的开发,标志着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进入新阶段。1958年,白银市升格为地级市,但在1963年撤销。直到1985年,白银市才恢复建市。白银市辖白银、平川两区和会宁、靖远、景泰三县,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城市。
7. 1963年苏共中央与中共中央的通信
1963年3月3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些问题的意见。6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中共中央对此表示的回应。
8. 白银在历史中的地位
根据弗兰克的研究,1400-1800年是以***为中心的单一世界体系格局。他以贸易和套汇为例,说明了这一理论。1784年,美船“***皇后”号首次从广州航行回国,带回了价值66100两白银的3002担茶叶,这在当时占据了该船总货值的92%。这表明白银在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9. 金本位制的推翻
金本位制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世界上的主流货币制度。随着战争的爆发,各国的金币储备有限,无法满足战争开支。金本位制逐渐被推翻,银行券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1963年国际白银价格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状况、政策变化以及地区行政变动等。了解和分析这些关键因素对于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