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盆地之一,其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类型丰富。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地层中存在着海陆交互相的沉积,这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价值。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下伏陆相海陆交互相进行详细介绍。
1. 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
鄂尔多斯盆地的石炭系地层被划分为中统和上统,主要是海陆交互相的沉积,包括灰岩和砂页岩,同时也富含煤炭、铁矿、铝土矿等矿产资源。而二叠系及三叠系下统则主要是湖泊和沼泽相的煤炭、砂泥岩沉积,以及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
2. 盆地和山间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中还存在一些小型的山间盆地和山前断陷盆地。这些盆地包括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等,它们是羌塘地块在三叠纪末与古欧亚大陆南缘碰撞之后形成的。这些盆地中也存在着海陆交互相的沉积。
3. 不同地区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在鄂尔多斯盆地以及周边地区,有多个地层中存在海陆交互相的沉积。比如在塔里木盆地以北地区,可以称之为爱尔基干群;阿尔金山地区称为塔肯达板群;西昆仑地区称为桑株塔格群;南天山地区称为科克苏群;中天山西段称为库松木切克群;北山地区称为平头山。这些地区的地层中也出现了海陆交互相的沉积。
4. 鄂尔多斯盆地的泥页岩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的泥页岩在成熟水平上具有较高的含碳量,这是***海陆交互相泥页岩的基本特征。鄂尔多斯盆地的泥页岩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尤其是沁水盆地山西组的黏土矿物含量最高,平均值达到58%。这对于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5. 盖层沉积及可采煤层厚度
鄂尔多斯盆地的盖层沉积主要包括中-新元古界浅海相碎屑岩和镁质碳酸盐岩,以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海陆交互相煤系沉积和上二叠—下三叠统陆相红色碎屑岩。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发育较好,厚度较大,主要集中分布在太原组和山西组。
6. 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
海陆过渡相页岩层系往往伴随着煤层的存在,可以进行页岩气和煤层气的联合开采,这对于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和周边地区的地层中存在着海陆过渡相页岩,可以成为非常规油气沉积的重要资源。
鄂尔多斯盆地确实存在下伏陆相海陆交互相的沉积,这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这些地层中的资源,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